快乐原理

逢年过节大家都互相祝愿:新年快乐,节日快乐,生活幸福。但幸福、快乐到底是什么呢?

我们先解读一下汉语“快乐”这个词描述了什么?然后再探讨快乐是怎样发生的。

汉字很伟大,用简单的象形直白地表达了其中的含义。故对于有些我们一时说不清的东西,不妨从描述该事物的汉语文字出发去附会,往往就能链接上造字先贤的智慧,从而理解这个汉字所描述的事物的本质。

快乐由快和乐两个字组成。快字大家都秒懂,指运动速度高。怎样才速度高?驱动力比负载大很多。所以,快表示轻松。

乐字是什么呢?我们看造字的先贤当时是怎样造这个字的。乐的繁体字是“樂”。 木上有丝,丝中间夹个白。白通拍。所以字面象形为“拍打木上的丝“。

我们知道,古人在木头上缠丝制作乐器,如筝,琴等。而拍打这些丝,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。所以樂字的原意描述的是一种冲击,而这种冲击会带来令人感觉舒服的效果。所以不妨把樂字解为“好的冲击”。

也许有人对这种附会不以为然,并认为他也可以随便附会出其它的解释。那我们不妨用另一个字来印证一下。药的繁体字写作“藥”。按上面的说法,“藥”的字面可解读为(对身体有)“好的冲击的草”。联系到中医具有用草药治病的特征和传统,故这样解说“藥”字,符合人们对“藥”字的用法和认知。这也反证了,我们用“好的冲击”来解说“樂”字是符合造字者原意的。

你看原装汉字多美,直教人望文生意,看图说话,就是附会也能附个八九不离十。一言难尽简化字,削足适履,阉割去势, …, 跑题了,打住,言归正传。

快和乐两个字合起来组成词,字面意思是:轻松+好的冲击。

“樂”字是为音乐方面的用途而造的,而快樂是说人的一种身体和精神的状态。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事,而且字虽相同,在不同领域读音还有差别。这是怎么回事?

很明显,在描述人的状态领域里的这个乐字是借用了音乐领域里的哪个乐字,因为在两个领域里,都出现了“好的冲击”这种现象。

我们说人(可以推广为动物)是由“身体+精神”组成。

身体其实是一个生产转化能量的设备。而设备自身的运转,我们把它称为生命活动,也要消耗一部分生产出来的能量。生命活动若能量充足,则运转良好,很舒服,爽。

精神则是附在身体上的信息处理程序。这个程序需要从身体吸取能量才能运转。

故“快乐”这个词字面描述的是:(精神)轻松+(身体受到)好的冲击。

对身体这个能量生产设备来说出现的冲击,自然是指能量的冲击。即指身体内部有一波能量的涌动,精力的填充。

接下来我们探讨快乐是怎样发生的。

所有精神活动,归纳起来说就是:人接触到的外界信息映射入内心形成感受而产生欲念。欲念一起,就带来思考解决方案、决策、指挥身体执行、效果反馈求证、… 等一系列的后续信息处理活动。这些信息处理活动都要从身体索取能量的支持才能进行。曾有研究资料显示,当一个人在意识清醒的正常情况下,思维活动耗费的能量占了全身耗费总能量的约80%。可见精神活动是很耗能的。

身体作为精神活动的“基地”,既为精神活动提供活动的场地,还为精神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。衡量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能量流量,物理上叫功率。

维持生命活动所消耗的功率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变化是不大的,不妨近似看成为一个定值。而精神活动的功耗则根据处理欲念的多少、以及欲念的轻重,有较大的起伏。

大家可能还会想到,身体动作也要消耗不少的身体能量。我们知道,身体动作是受精神支配的,所以我们不妨把身体行为动作看成是精神活动的延申,并把身体动作的功耗纳入精神活动功耗的大范围内。这样我们就看到,一个人在不同的精神状况下其整体消耗功率是变化的。幸好人体这台能量生产设备还比较智能,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节输出功率。

人体的输出功率是有上限的,而精神活动可以说是无限的。如果我们把身体生产能量的最大功率称为产出,“精神活动+生命活动“所需要的功耗称为需求,这样就会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:

  1. 产出大于需求:无疑,这种情况下身体最舒服,能量供应游刃有余,身体的功率输出能很好地匹配总消耗。人显得精神饱满,身体有使不完的劲。这时的人往往自信十足,念头也起的大。豪气干云,野心勃勃,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。
  2. 产出等于需求:身体高效又平衡地运转。精神与身体仍处于良好状态,思维敏捷,可较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。这时的人虽然变得实际和谨慎一些了,但仍然乐观自信,觉得生活没压力、有奔头。过得挺充实。
  3. 产出小于需求:身体超负荷了。精神活动与生命活动要争夺身体的能量资源而使身心都趋于紧张。因精神与身体的关系是管控与被管控的关系,而起念和思维是精神自己份内的工作,所以挪用生命活动的能量用于精神活动去填欲也就在所难免了。身体能量不足,很快便出现疲劳。疲劳的身体,能量再生产能力也随之下降,进一步减少了可用资源的供应量。如此恶性循环下导致尽管精神活动不断挪用生命活动的资源,很快也不能全额满足其需求了,以致精神活动效率也开始下降,思维变慢。这种情况下,人会感到心苦身累,心有余而力不足,甚或陷入悲观而怀疑人生。

在第一、第二种情况下,精神、身体获得的能量都是满格的。当精神活动的活动度下降而减少能量需求时,身体会自动调节降低输出功率而趋于平衡。当然调节匹配有个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出现了能量的过盈,这对已经能量满格的肉体内部几乎引不起能量的起伏。在精神上负载轻了,道理上可使运算更快。但因原本就能量充足,思维敏捷,已经处于最佳状态了,现在即使能量有所富余,在思维速度上也显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区别。当然使精神更爽利一点也会有的。

在第三种情况下,精神、身体都处于能量不足状态。此时若精神活动的活动度下降,比如一个欲得逞了,不再需要为这个欲念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活动,精神活动卸下了一个大负载,驱动精神活动的能量相对于负载来说从不足瞬间变成有余,使迟缓的思维迅速恢复为敏捷,此为“”;同时在满足精神活动需求后还有富余的能量,也迅速地回馈给了身体,当即被填充到身体资源最紧缺的地方。在几乎被掏空了的身体内部形成了一波能量的冲击,此为“”。就这样,在精神活动卸载的瞬间,快乐发生了

可见,快乐是建立在苦和累的基础之上的。没有精神的苦和身体的累,就不会有快乐。苦与累愈甚,快乐愈甚。快乐不会长久,也无法储存。

而幸福就是上面列举的第一、第二种情况。幸福的人都是精神饱满、游刃有余、乐观自信、生活充实的。归根到底来说幸福就是:身体舒服有自信

快乐不是幸福,但朝着幸福的方向回归。

上面我们从汉字入手推导了快乐原理和幸福定义,但是还留下了一个疑问,为什么乐字在不同领域里读音会有差别?

猜想我们的祖先们大概也想把不同领域里的乐字做个区分。因字形反映的是其“好的冲击“这个本质,不好改动。那就根据乐字在不同领域导致的效果来赋予它不同读音来区分。在音乐领域,这个“好的冲击”带来了“悦”耳的声音,故这里读音近“悦”。在生活领域,这个“好的冲击”带来的效果是“好像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”,由此读音近“落”。纯属猜测哈,欢迎你也来猜猜。

在快乐原理的续编中,我们将探讨一些日常情绪对快乐的影响。

 

About the author

用常识说事

Schreibe einen Kommentar

Deine E-Mail-Adresse wird nicht veröffentlicht. Erforderliche Felder sind mit * markie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