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商机厂的日子:5. 图纸是共产主义

有一天,车间主任让我去质检科报检加工好的压缩机壳体铸件。通常这种事是由“大吉陆”去与质检科吵架来决定合格率的。今天“大吉陆”不知因什么事走开了,主任就叫我去。

说是报检,其实是把质检科的人请到车间来。加工好的壳体都码好在车间前的划线平台前。

质检科的负责人是一位和蔼的中年人,本厂资深的中专毕业生,有多年的工作经验。他带上量具跟我来到车间,认认真真地测量起来。每当我伸头去看时,他就把量具的表读数展示给我看,然后指给我看图纸上的相应标注。

哪些机体上的孔径、长度,都符合图纸要求。孔是由刀具形成的,机加工人员手中也有量具,可随时复尺和校准刀具。而且做坏了的毛坯都丢弃了,也不会放到成品堆中。所以孔径、长度等尺寸都合格毫无悬念。

至于孔系间的相对位置,即图纸上标注的位置公差,则没有一个符合图纸要求。

我看的心情很沉重,心想,衰了,这批出了问题,全车间都要扣奖金了。但想到,我只是替“大吉陆”来报检,碰到这种情况我也没经验,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该怎样就怎样吧。所以我一直也就没有吭声。

这位负责人倒是不慌不忙,按部就班地测量和记录。只是把3个超差太多的、几乎肉眼看着都觉得不是很对路的挑了出来。

测量完了,他对我说,”这次有几个歪的比较厉害“,我知道他指的是被挑出来的哪几个,就点了点头。

他接着用征询的口气说:“其它的吗,和上次的差不多。上次定的合格率是97%,这次就定94%怎么样?”

“94%呀?”我有点惊讶。

他以为我不同意,马上说“毕竟出了几个次品,很可能装不了机呀”。

我想这堆零件如按铺开的图纸来判,全部都应该是不合格。他是怎样订的合格率?是不是有其它讲究?所以就不放心地问了一句:

“是按这份图纸来判的吗?” 我指了指摊开的图纸。

”当然了。图纸是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的唯一依据。“ 负责人开始硬气的像一个质检了。

“但是根据这份图纸,怎样计出是94%的呢?”我开始好奇了。

“好简单啫,你睇,”他摊开他的检测记录,“我测量了那么多尺寸,这些尺寸是符合图纸的,这些尺寸是超差的。符合的尺寸的数量除以测量的总尺寸数量,大概就是94%“。

我大开眼界。原来合格率不是按合格产品的个数,而是可以按检测数据的个数来计算的?还可以把整批的数据个数混合在一起用的?我怕自己理解错了。就举了一个例子来求证。

“比方说一个零件上有100个需要检测的尺寸,如果有80个尺寸符合图纸,这个零件是合格还是不合格?”

“当然合格啦。60个符合就已经合格了嘛。80个符合已经是良等品了。“

听着怎么和小学考算术一个路数?

”不是要所有尺寸都符合图纸才算合格吗?“

负责人看到我不是要跟他争94%的事,也就放松了许多。然后推心置腹地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:

”全部符合图纸当然最好啦。但是世界上又有几个人做的到呢?图纸规定的都是零件的理想状态,就好像是共产主义一样,我们是应该向着嗰个方向努力,但通常是无法全部达到的,除非处在理想的条件下。而产品全部尺寸都达到了图纸要求,那就已经是优等品或者标准品了。我们要求的只是合格品,只要半数以上的尺寸达到图纸要求就算合格了“

一番话刷新了我对合格品的认知,也颠覆了我对本厂合格证的信赖。

下班前见到”大吉陆“,我告诉他今天检了壳体,合格率是94%。

”佢虾你,听日我去揾佢!(他欺负你,明天我去找他)!“

 

 

 

 

About the author

用常识说事

Schreibe einen Kommentar

Deine E-Mail-Adresse wird nicht veröffentlicht. Erforderliche Felder sind mit * markiert